
感冒指数:极易发
强降温,湿度较大,极易感冒
紫外线指数:强
强
穿衣指数:热
热
有雨指数:无需带伞
无需带伞
戴村坝景区位于东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,彭集镇南城高村东北百米的清、汶两水交界处,横截大汶河,中心坐标35°54′N,116°33′E,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,素有“第二都江堰”之誉。初建于明代。当时,明成祖迁都北京,急于发展南北漕运,但济宁以北的会通河由于水源不足,漕运受限。永乐九年(1411年),工部尚书宗礼采纳汶上治水专家白英的建议,破上游的城坝,在此筑坝截断汶水,截汶水入小汶河南流,至汶上南旺注入运河,“以济运道“,成为当时引汶济运的主要工程,使船只得以畅行无阻。此坝当时为土坝,后经万历和清道光、光绪年间的几次大修加固,形成了今天的规模。 该坝东北西南走向,略呈弧形,全长1500米,由三段组成。南段由南向北分为乱石坝、流水坝、玲珑坝三部分,均为石坝;中段称太皇堤;最北为三合土坝。三座相连的石坝高度不一,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,三坝先后漫水或停止漫水,以调节入运的水量。特大洪水到来时,三合土坝自行漫水,泄洪保坝。太皇堤则既能帮助三合坝泄洪,又能正面迎水、保护主坝。戴村坝三位一体,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,是我国水利工程的杰作,也是水利史上的创举。以上三坝之间均筑有高台,其中石坝北台上原建有龙神庙、将军庙和白公庙,现已无存。大坝气势雄伟,像巨蟒,若长龙,横卧清、汶两水之间,如铜墙,似铁壁,把清、汶两水豁然分开,气势磅礴,雄伟壮观。夏秋之际,白浪翻滚,漫坝而泄,声若龙吟虎啸,“戴坝虎啸”为东平新八景之一。
戴村坝今日天气的主要是“多云”。
30日白天到30日夜间天气多云,主要气温21~36℃,建议穿轻棉织物制作的短衣、短裙、薄短裙、短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。
30日夜间到1日早晨多云,气温降低至13~21℃,建议穿套装、夹衣、风衣、休闲装、夹克衫、西装、薄毛衣等保暖衣服。
从30日07时起,东平戴村坝晴转多云,今天晚间22点钟后转小雨,同时最近的降雨带在西北102公里外呢;
30日08时 - 14时,晴,温度在22 - 36℃;
30日15时 - 21时,多云,温度在21 - 35℃;
30日23时 - 明天1点,多云,温度在17 - 19℃;
01日明天2点 - 5点,晴,温度在13 - 16℃;
戴村坝的其他天气指数,风力3级 西南风, 相对湿度23%,紫外线强,空气质量69;